2022年羅馬尼亞經濟發(fā)展概況分析
來源:絲路印象
2024-07-19 17:34:01
瀏覽:1205
收藏
2022年羅馬尼亞經濟發(fā)展概況分析
羅馬尼亞2020年成功避免了技術性衰退(technical recession),但由于財政空間不足,復蘇速度有所放緩,限制了政府為商業(yè)環(huán)境提供的一攬子財政援助計劃的執(zhí)行。羅馬尼亞面臨的主要問題仍然是龐大的預算赤字(約占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9-10%)。羅馬尼亞依靠歐盟的資金促進復蘇,并于11月底開始就《國家復蘇計劃》(National Recovery and Resilience Plan)進行公開辯論。該計劃旨在吸納300億歐元用于對經濟產生長期影響的改革和投資。絲路印象投資分析羅馬尼亞事業(yè)部根據對羅馬尼亞市場多年的實地調研經驗,系統(tǒng)的分析了 2022年羅馬尼亞經濟發(fā)展概況。 根據羅馬尼亞金融監(jiān)管局(Financial Supervisory Authority)2020年下半年的報告,羅馬尼亞的非銀行金融市場很好地適應了疫情對歐洲經濟造成的沖擊。該報告強調指出,2020年第一季度,在其他歐洲國家經濟嚴重萎縮時,羅馬尼亞經濟實現了緩慢增長。第二季度,由于羅馬尼亞進入了緊急狀態(tài),從2020年3月中旬至2020年5月采取了封閉和隔離措施,疫情對經濟的沖擊才顯現出來。疫情危機以來,羅馬尼亞的非銀行金融市場尚未發(fā)生大動蕩,但疫情仍持續(xù)影響著實體經濟。由于需要降低損失,并適應各經濟部門面臨的新挑戰(zhàn),實體經濟正經歷著全球層面短時間內的結構轉型。 根據絲路印象投資分析羅馬尼亞事業(yè)部撰寫并發(fā)布的《2022-2026年后疫情時代羅馬尼亞經濟及發(fā)展?jié)摿蟾妗窋祿@示,今年第三季度羅馬尼亞國內生產總值較2019年(同比)下降了6%,不過較今年第二季度(環(huán)比)增長了5.6%,抵消了疫情初期帶來的沖擊。因而,該國今年前三個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下降了5.1%。由于沒有連續(xù)兩個季度出現經濟萎縮,羅馬尼亞避免了技術性衰退,在歐洲國家中是少有的。不過,羅馬尼亞經濟復蘇比多數歐盟國家緩慢,主要是由于缺乏財政空間以采取措施、提升經濟實力。 國內生產總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前9個月工業(yè)生產下降了11%,該因素占國內生產總值下降的近一半;農業(yè)生產下降占國內生產總值下降的另外四分之一;其他因素包括娛樂行業(yè)和貿易活動(如餐飲業(yè)等)受到封閉措施的影響不可避免地下降。今年農業(yè)生產下降是由于氣象條件影響了作物產量,與疫情無關?;ヂ摼W技術(IT)行業(yè)和建筑業(yè)都有所增長。2020年前10個月,貿易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近7%。盡管10月出口略有增加,但貿易赤字仍居高不下,是導致國內生產總值下降的重要因素。 在政府決定重新采取一些措施遏制疫情蔓延之后,該國10月的失業(yè)率達到了5.3%。據疫情初期的預測,到2020年底,該國失業(yè)率將會更高,達到11%。實際上,羅馬尼亞在疫情期間對雇主采取了扶持措施,失業(yè)率保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因此,技術性失業(yè)或無薪休假的員工未被列入該統(tǒng)計數據中。 自今年年初,在疫情對經濟構成威脅之前,預算赤字就已成為一大難題。至年底,由于疫情造成的困難,預算赤字進一步惡化。2020年前10個月,預算赤字達到了國內生產總值的7%,而2019年同期僅為國內生產總值的2.8%。其原因之一是:由于疫情,該國被迫增加支出,用于扶持受到影響的行業(yè)。羅馬尼亞財政部長稱,如果沒有發(fā)生疫情,今年前10個月的預算赤字將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財政部長保證:在今后一段可預見的時期內,將不會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達成協(xié)議。 盡管如此,羅馬尼亞財政理事會(Fiscal Council in Romania)估計,至今年年底,預算赤字將約占國內生產總值的9.8%,比羅馬尼亞公共財政部(Ministry of Public Finance)給出的官方估計值高0.7%。與財政部長的說法不同,羅馬尼亞財政理事會指出:在預算赤字中,應對疫情采取措施造成的影響僅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因此,預算赤字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結構性的,將來該類支出還將增加。這類支出是由羅馬尼亞議會(Parliament)今年采取的財政政策措施引起的,例如退休金上調了40%,兒童津貼也有所增加。 因此,自2020年4月起,歐盟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對羅馬尼亞啟動了過度赤字程序(Excessive Deficit Procedure)。今年年底,歐盟委員會的結論表明,羅馬尼亞似乎無法進行必要的調整,以確保在不久的將來扭轉過度的赤字。秋季的預測表明,該國預算赤字將超過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的10%,并且在未來幾年還將繼續(xù)增長。歐盟委員會還指出,拋開羅馬尼亞為應對疫情造成的負面影響而采取的措施,2020年疫情爆發(fā)之前就已存在的影響財政狀況的重要因素沒有改變,例如:上調退休金、增加兒童津貼、降低部分類別員工的間接稅和社會貢獻額等。但是,由于疫情期間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歐盟委員會將不會對羅馬尼亞采取有關過度赤字程序的新措施。 專家最擔心的是,這種情況可能會降低人們對市場前景的預期,而在需要大量資金的情況下,會使國際借貸利率上升。通常,如果赤字過大且不斷增加,主權信用評級會被下調。因此,評級機構的決定將令人感到擔憂。不過,三大評級機構對羅馬尼亞之前的評級都維持不變。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將羅馬尼亞的外幣與本幣長期和短期債務評級定為“BBB-/ A-3”,評級維持在負面展望(negative outlook)。惠譽評級(Fitch Ratings)將羅馬尼亞的主權評級定為“BBB-”,為負面展望,屬于建議投資級別。與其他BBB級的國家相比,羅馬尼亞政府債務適中、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治理指數和人類發(fā)展指數較高,這些因素都對該國維持信用評級作出了貢獻。今年4月,穆迪(Moody’s,金融評估機構)將維持了羅馬尼亞“Baa3”的長期主權評級,將該國保持在“推薦投資”的級別。因此,羅馬尼亞仍然受益于國際金融評估機構給予的良好投資評級。 今年的好消息之一是:富時羅素(FTSE Russell,金融評估機構)決定將羅馬尼亞資本市場從“前沿市場”提升為“次級新興市場”。其主要意義是,大型投資者將開始交易上市股票,尤其是富時指數體系中的股票。從今年的總體發(fā)展情況來看,布加勒斯特證券交易所(Bucharest Stock Exchange)的全年交易額有所增長,但其資本總額尚未從第一波疫情中恢復。 然而,由于財政空間不足,羅馬尼亞政府無法為經濟提供資助措施。這體現出了預算赤字的難題。羅馬尼亞政府的一攬子援助計劃包括:貸款擔保、為營運資金和投資貸款提供利息補貼(interest subsidy)、為遇到財務困難的企業(yè)提供便利、延期償還銀行貸款、加快退還增值稅、支付技術性失業(yè)(補助),以及通過各種方式為支持商業(yè)環(huán)境提供更多資助計劃、改善對歐盟資金的吸納。在7月的歐洲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會議上進行了激烈、復雜的談判之后,羅馬尼亞獲得了未來9年約800億歐元的一攬子預算。為了獲取歐盟提供給羅馬尼亞的300億歐元復蘇資金(Recovery and Resilience Facility),羅馬尼亞政府制定了《國家復蘇計劃》,將在多領域進行改革和投資,對經濟產生長期影響。該計劃以12個優(yōu)先領域為基礎,于11月底就其進行公開辯論,并將于2021年4月前提交至歐盟委員會申請批準。 新冠肺炎疫情使馬來西亞見證了數字經濟的發(fā)展活力。中國和馬來西亞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友好合作由來已久,雙方在電子商務、電子支付、云計算等多個領域開展了密切的交流。1月9日,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區(qū)域與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北京外國語大學亞洲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馬來研究中心、北京大學東盟國家研究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舉辦的《馬來西亞藍皮書:馬來西亞發(fā)展報告(2021)》(以下簡稱《藍皮書》)發(fā)布會在北京舉行。絲路印象投資分析馬來西亞事業(yè)部根據對馬來西亞市場多年的實地調研經驗,系統(tǒng)的分析了 2022年馬來西亞經濟發(fā)展活力。 當天發(fā)布的《藍皮書》結合馬來西亞數字經濟領域的發(fā)展短板,以及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發(fā)展優(yōu)勢,認為兩國可以從以下三個層面開展戰(zhàn)略對話和針對性合作,切實有效地補足短板,實現可持續(xù)發(fā)展。 加強制度供給,做好宏觀戰(zhàn)略規(guī)劃。中馬兩國的數字經濟合作始于2017年。兩國相關企業(yè)積極開展了合作,比如阿里巴巴集團深度參與了馬來西亞全球首個電子商務自貿區(qū)的建設,螞蟻金融與馬來西亞兩家銀行達成合作關系,共同開發(fā)電子支付服務。杭州市政府與馬來西亞共同推進馬來西亞數字自貿區(qū)和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qū)實現互聯互通。 雖然相較于東南亞其他地區(qū),中馬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已處于領先地位,但是兩國尚未形成系統(tǒng)的、完整的、全面的數字經濟合作機制。對此,建議中馬兩國設立專門機構,共同制定數字經濟合作制度,為雙方的技術交流、資金投入、人才培養(yǎng)、項目施工等提供指導和監(jiān)督保障。同時,雙方應對法律法規(guī)進行適當調整,明確各環(huán)節(jié)的數據使用標準,并加強對數據應用的監(jiān)管,共同構建數字經濟發(fā)展共同體。 根據絲路印象投資分析馬來西亞事業(yè)部撰寫并發(fā)布的《2022-2026年后疫情時代馬來西亞經濟及發(fā)展?jié)摿蟾?/span>》數據顯示,重點發(fā)展數字基建,夯實發(fā)展基礎。馬來西亞在數字基建方面存在明顯的發(fā)展劣勢,亟待拓寬基建范圍,提高基建質量。當前,中國在5G領域的建設優(yōu)勢明顯,5G基站數量達16萬個,技術水平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同時,中國在云計算、數據處理等領域也取得了較大成績,超級計算機的計算能力處于發(fā)展第一梯隊,云數據中心的資源總體供給規(guī)模近年來的復合增長率也已超過30%。對此,建議中馬兩國加強在ICT、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建議中國相關電信或數字基建企業(yè)可以通過BOT或PPP模式對馬來西亞電信運營商進行投資,或作為設備與項目技術提供商,堅持本土化運營。雙方可以共商共建基礎硬件設備,比如有線電視線、光纖光纜、人造衛(wèi)星等網絡設施,以及中繼器、路由器和其他控制傳輸路徑的硬件設備,促進馬來西亞網絡全覆蓋、高速率和智能化發(fā)展。同時,針對馬來西亞基建資金不足的問題,中企可以在現有合作框架協(xié)議下,借助各大商業(yè)銀行、政策性銀行,以及“一帶一路”專項貸款和合作基金,為馬來西亞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形式多樣的資金支持。 專注數字人才培養(yǎng),儲備轉型力量。對于馬來西亞高科技人才儲備不足的問題,中馬雙方應加強人才培養(yǎng)合作。一方面,馬來西亞可以向中國學習先進的數字技術和管理經驗,用于本國的數字經濟建設;另一方面,中國可以向馬來西亞推廣最新的科學技術,實現兩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雙贏發(fā)展。對此,建議雙方積極促進技術交流和科技創(chuàng)新合作,充分利用高校、科研機構的資源,著重培養(yǎng)數字型管理人才和專業(yè)技術人才,搭建人才高地。同時,雙方相關企業(yè)也應該定期開展培訓交流活動,分享發(fā)展經驗和技術。